那天開著車,沿著濁水溪的平原一路南下,陽光曬得柏油路有點發燙。原本只是中途想找個地方歇腳喝杯涼的,誰知道一個轉彎,「西螺延平老街」那古樸的牌樓就這樣跳進眼簾。說真的,第一眼有點懷疑,這條看起來不算太長的街道,真能撐起「老街」的名號嗎?抱著姑且一試的心態停好車,用雙腳踏進去之後,才發現自己錯得多離譜!這裡的時間像是被刻意調慢了,紅磚拱廊、巴洛克山牆的老房子靜靜訴說著繁華舊事,空氣中飄著醬油的醇香,還有那些藏在小巷弄裡的驚喜… 這條街,絕對值得你花上一整天細細品味。跟著我這個跑了全台無數老街的老旅人,一起挖寶去吧!
交通&停車場
開車來是最方便的選擇。西螺交流道下來,往西螺市區方向大約十分鐘就能抵達老街區域。不過啊,假日要有心理準備,遊覽車和小客車都不少,停車位就得靠點運氣和耐心了。
延平老街文化館停車場 (最推薦):
這是我個人最愛的停車點。位置就在老街入口的文化館正對面,超級近!而且車位數量算是周邊最多的(大約30格左右)。重點是 「免費」!雖然不大,但通常繞個兩圈或有車子離開時,還是有機會停到。早點來(最好10點前)比較穩。地址就在文化館旁,導航設「西螺延平老街文化館」就能看到對面的空地。
西螺鎮立停車場 (備案首選):
如果延平老街文化館那邊真的滿了(假日中午過後很容易滿),就往回走一點點,不到三分鐘車程,在公正街上有一個較大的鎮立停車場。這個位置稍遠一些,但車位多很多(上百格),而且是計次收費,印象中是小客車一次50元,停整天划算。停好後散步5-8分鐘就能進到老街核心區,沿途還會經過一些在地小店,也不無聊。
路邊停車格 (碰運氣):
老街周邊的建興路、公正路、大同路等,劃有一些路邊停車格。數量不多,假日一位難求,而且要注意是收費格(通常一小時20元)。除非只是快速停留買個伴手禮,否則不建議專程找路邊格,太耗時。要特別小心別違停在紅線或轉角,拖吊車巡邏蠻勤的。
我強烈建議大家直接鎖定「延平老街文化館停車場」或「西螺鎮立停車場」。別為了省幾分鐘找路邊格反而浪費更多時間,壞了遊興。騎機車的朋友就輕鬆許多,老街周邊人行道邊緣或店家騎樓下通常能找到位置停放,相對方便。
景點
別看 西螺延平老街 長度似乎不長(大約幾百公尺),它可是濃縮了西螺最精華的歷史與文化。這裡的建築風格多元,從清代閩南式到日治時期的巴洛克、現代主義都有,簡直是露天建築博物館。而且很多老屋都還維持著原有功能,充滿生活感,不是那種純觀光的樣板老街。
延平老街街屋群 (紅磚拱廊、山牆之美):

這絕對是 西螺延平老街 的靈魂!漫步在紅磚砌成的連續拱廊下,陽光透過縫隙灑落的光影變化,超級有味道。抬頭仔細看兩旁的街屋立面,精緻的泥塑裝飾、華麗的巴洛克山牆(像琴弦、勳章、花草浮雕)、還有寫著商號名稱或吉祥話的字匾(比如「捷發乾記」那棟就很經典),每一棟都值得駐足欣賞。我最喜歡下午三、四點的光線,打在紅磚牆上特別溫暖,拍照超美。這些老屋很多都還經營著醬油行、中藥鋪、茶莊、診所,活生生的歷史!
西螺延平老街文化館 (認識老街的第一站):
位置就在老街的入口,由舊警察官吏派出所修復而成。強烈建議 第一站先來這裡!館內有詳細的老街歷史、建築特色、西螺發展脈絡介紹,還有很多老照片和文物展示。先來這裡做功課,再逛老街會更有感覺,知道自己在看什麼。二樓有觀景窗,可以俯瞰老街的紅瓦屋頂景象。最重要的是,這裡提供非常清晰的導覽地圖(免費索取),服務人員也很熱心介紹。算是認識 西螺延平老街 的知識庫。
東市場 (在地人的廚房):
從延平老街文化館旁的巷子鑽進去(指標很清楚),走不到一分鐘,眼前豁然開朗的就是「東市場」。這裡絕對是意外驚喜!它是一個有頂棚的傳統市集,雖然規模沒有很大,但充滿濃濃的在地生活氣息。早上(尤其周末)最熱鬧,可以找到各種生鮮蔬果、熟食小吃(像碗粿、米糕、炸物)、古早味零食、甚至衣服五金。我很喜歡逛這種市場,能直接感受當地人的生活節奏。市場建築本身也很有味道,木桁架結構,透著天光。就算不買東西,走一圈也很有趣。下午攤販會比較少。
西螺大橋觀景區 (濁水溪上的紅色長龍):

離開老街核心區,騎車或開車大約5分鐘(走路稍遠,約15-20分鐘),一定要去看看 西螺延平老街 延伸出去的重要地標——西螺大橋。這座橫跨濁水溪的紅色大鐵橋,曾經是遠東第一長橋(全長1939公尺),是台灣交通史的見證。橋頭公園規劃得不錯,有觀景平台和解說牌,可以清楚看到壯觀的橋身結構。黃昏時分,夕陽映照在紅色鋼樑和濁水溪上,景色非常迷人。橋上現在開放行人與自行車通行(汽車走新橋),有時間有腳力的話,走一段感受一下也很棒。站在橋中央,看著寬闊的溪床,特別能體會「西螺」這個水邊城鎮的地理意義。
丸莊醬油觀光工廠 (百年醬香飄散):
在 西螺延平老街 上,很難不被濃郁的醬油香氣吸引。而「丸莊」正是西螺醬油的代表品牌之一。他們的觀光工廠就在離老街開車約3分鐘的地方(走路稍遠)。這裡不只是賣醬油的地方,規劃得相當用心。可以參觀傳統醬油釀造的過程(豆麴室、陶缸曝曬場),了解黑豆蔭油的製作工藝。當然,最重要的是可以試吃(各種等級的醬油、醬油膏、蔭油)和選購伴手禮。他們的「壺底蔭油」真的很甘醇,跟一般醬油味道不同。工廠內也有DIY活動(需預約),很適合親子。就算不買,來聞聞那迷人的發酵香氣也值得。老街上的「丸莊醬油門市」也可試吃選購。
必吃美食
說到 西螺延平老街 的美食,真的是臥虎藏龍!從古早味點心、在地小吃、到米其林推薦的餐廳通通有。重點是,很多都隱身在不起眼的店面或市場裡。以下是我親身吃過,覺得非常值得推薦的幾家:
琴連碗粿城:

介紹:
這家名氣響亮,就在延平老街上,逛著逛著就會看到排隊人潮(尤其假日)。賣的就是最傳統的「碗粿」。他們家的碗粿口感非常紮實綿密,米香十足,裡面包的肉塊(瘦肉為主)和鹹蛋黃是經典搭配。淋上特製的醬油膏(鹹甜適中)和一點蒜泥,超級對味!喜歡吃辣的一定要加他們的自製辣椒醬,很香。簡單的古早味,卻讓人懷念。環境就是很樸實的小吃店。
地址: 雲林縣西螺鎮延平路75號 (就在老街主要段落上)
營業時間: 早上 07:00 ~ 下午 17:00 (賣完可能提早收,生意很好)
老街三角大水餃:
介紹:
這家店名很有趣,就在延平老街和建興路交叉口(三角窗位置)。賣的「大水餃」其實更像是超大顆的「水晶餃」或「肉圓」。外皮是QQ的番薯粉皮,內餡飽滿,主要是筍丁、肉末和一點點紅蔥頭提香。重點是它的湯頭,非常清甜的大骨湯,裡面還有幾塊軟嫩的帶皮三層肉(焢肉)。一顆水餃配一碗湯,再加點他們的小菜(豆干、海帶),就是西螺人經典的點心或午餐。份量不小,女生可能兩人分一顆也夠。口感特別,值得一試。
地址: 雲林縣西螺鎮觀音街12號 (老街與建興路口)
營業時間: 早上 09:00 ~ 下午 17:00 (週一公休,要注意!)
黃記九層粿:

介紹:
想吃道地的古早味點心,絕對不能錯過這家藏在東市場裡的「黃記」(在市場靠後段的位置,問一下攤商或看哪裡排隊就知道了)。招牌「九層粿」是手工一層一層炊蒸出來的米食,層次分明,口感軟糯中帶點Q彈。可以點鹹的(淋醬油膏、蒜泥)或甜的(加黑糖漿或花生糖粉),兩種風味截然不同,我都喜歡(建議跟朋友分著吃兩種口味)。鹹的口味比較傳統,帶點鹹香;甜的則有種純樸的幸福感。他們家的碗粿也很受歡迎,米香濃郁。 只賣早上,太晚去就吃不到了!
地址: 雲林縣西螺鎮延平路 (東市場內,攤位號碼不顯著,找人多排隊的攤位)
營業時間: 早上 07:00 ~ 中午 12:00 左右 (賣完就收,建議上午前往)
琴屋碗粿:
介紹:
這家就在琴連碗粿城斜對面,也是老字號。風格與琴連略有不同。琴屋的碗粿比較「水嫩」一些,米漿比例可能不同,口感更滑順。內餡一樣有肉塊和鹹蛋黃。醬料方面,琴屋的醬油膏顏色較深,帶點甜味,蒜味也比較溫和。兩家各有擁護者!我個人覺得琴連的口感更紮實、米香更突出;琴屋則更清爽滑口一點。建議胃口好的朋友可以兩家都試試看比較一下(各買一個分著吃),很有趣的體驗。
地址: 雲林縣西螺鎮延平路70號
營業時間: 早上 07:00 ~ 下午 17:00
廟邊古早味 老店:
介紹:
這家店名很簡單,就叫「廟邊古早味」,位於福興宮(媽祖廟)旁邊的小巷裡,導航可以設福興宮。他們最有名的是「糯米大腸」!真的是「大」腸,份量十足。外層大腸衣處理得很乾淨,沒有異味,裡面塞滿了飽滿的糯米、花生、蝦米、油蔥等配料,蒸得軟糯鹹香,非常夠味。另外,他們的「綜合湯」也是招牌,湯頭清爽鮮甜,裡面有小腸、豬肚、脆管等,料多實在。是吃巧也吃飽的傳統好滋味。店面小小的,座位不多,有時需要等候。
地址: 雲林縣西螺鎮福興路164號 (福興宮旁小巷)
營業時間: 早上 10:00 ~ 下午 18:00 (賣完可能提早收)
螺情 懷舊冰釀滷味:

介紹:
這家是逛老街時解饞的好選擇!位置就在延平老街上,靠近東市場入口。他們的滷味 最大特色就是「冰著吃」!將各種食材(豆干、海帶、百頁、米血、滷蛋、雞爪、鴨翅、豬耳朵… 選擇很多)用獨門醬汁滷製後,冰鎮保存。吃起來口味偏清爽甘甜,帶著中藥香氣(八角、甘草等),冰冰涼涼的非常涮嘴,夏天吃尤其過癮。不會死鹹或油膩。可以單點,也可以請店家幫忙切綜合裝盒,邊走邊吃或當下酒菜都很棒。
地址: 雲林縣西螺鎮延平路47號
營業時間: 平日 中午 12:00 ~ 晚上 19:30;假日 早上 11:00 ~ 晚上 20:00
必買伴手禮
來 西螺延平老街 玩,空手而歸就太可惜了!這裡的伴手禮非常有在地特色,幾乎都圍繞著西螺最引以為傲的農產品:米和醬油。當然還有其他古早味零食點心。
西螺醬油系列:
這絕對是第一名!沒有帶瓶醬油回家,別說你來過西螺! 西螺延平老街 上聚集了多家知名醬油廠的直營門市或銷售點:
- 丸莊醬油: 百年老店,觀光工廠規模大,產品線最齊全。推薦「壺底蔭油」系列(甘醇不死鹹)、薄鹽系列(健康取向)、醬油膏(沾水餃、粽子絕配)。在延平老街上有門市(延平路101號),方便選購。店面裝潢古色古香,很有味道。
- 瑞春醬油: 同樣是百年老廠,以遵循古法純釀造聞名。他們的「黑豆桑」系列(強調無添加)、陳年甕藏醬油都是招牌。老街上也有銷售點,或在公正路上的總廠選購更多。
- 大同醬油: 知名度高,產品包裝新穎。推薦「五印醋」和「蔭油膏」。在老街或附近超市容易買到。
- 買醬油小撇步: 注意看成分標示,認明「純釀造」字樣(表示非化學速成)。可以多試吃比較各家風味差異(鹹度、甘甜度、豆香濃淡)。買小瓶裝或多種口味組合包嘗試也不錯。醬油很重,開車來搬比較方便。
西螺米相關製品:

- 濁水米: 西螺位於濁水溪沖積平原,水質肥沃,出產的稻米(尤其是濁水米)品質優良,米粒飽滿、口感Q彈。在老街上的米行(如「正莊米店」)或農會超市,可以買到包裝精美的西螺在地好米(白米、糙米、胚芽米都有),送禮自用兩相宜。
- 米製點心: 除了前面提到的碗粿(通常現吃)、九層粿(不易帶),還有一些米製零食:
- 米粩/麻粩: 酥脆的米果裹上麥芽糖,再沾上花生粉或芝麻粉,古早味零食,甜而不膩。很多醬油行或傳統餅舖也有賣。
- 爆米香/米餅: 用在地米爆製的零食,簡單天然。
古早味零食/傳統糕餅:
在老街上的傳統雜貨店或糕餅店(如「玉山商行」),可以挖到不少懷舊零嘴:
- 蒜味花生/土豆荖: 香脆涮嘴。
- 麻花捲/雙胞胎: 炸得香酥。
- 傳統大餅/綠豆椪/鳳梨酥: 在地餅舖製作的糕點,用料實在。
- 醃製醬菜: 像是醬瓜、菜脯等,配粥好夥伴。有些醬油店也會賣。
在地特色農產品:
- 蔬菜脆片: 西螺是台灣重要的蔬果產地,有些店家將當季蔬菜(如地瓜、南瓜、蘿蔔)做成健康的蔬果脆片,是近年流行的伴手禮。
- 黑豆茶/黑豆: 既然醬油用黑豆釀造,衍生出的黑豆茶(烘焙過的黑豆沖泡)養生健康,也是不錯的選擇。
住宿
雖然 西螺延平老街 本身區域不大,一日遊很足夠。但如果你想放慢腳步,感受小鎮夜晚的寧靜,或者安排雲林更深度的旅行(如虎尾、北港),在西螺住一晚也是舒服的選擇。這裡沒有大型連鎖飯店,多是溫馨的旅館或民宿:
西螺老街文旅:

介紹:
這應該是位置最優越的住宿點之一!它就位於「延平老街」上,距離文化館和主要景點、美食都是走路1分鐘的距離。由老屋改造而成,房間雖不大,但設計簡約乾淨,保留了部分老屋元素(紅磚牆、磨石子地),很有老街風情。最大的優勢就是方便,晚上老街安靜下來後,散步起來特別有味道。適合想深度體驗老街氛圍、不怕吵(偶有清晨市場聲響)的旅人。公共空間佈置得頗有文藝氣息。我住過標準雙人房,空間利用得宜,床鋪舒適。
地址: 雲林縣西螺鎮延平路92號 (就在老街上!)
價位: 雙人房平日約 NT$1,800 – NT$2,200;假日約 NT$2,200 – NT$2,600 左右。CP值在於地點無敵。
三好國際酒店:
介紹:
這是西螺鎮上 規模最大、設施最齊全 的現代化酒店,等級約四星。距離「西螺延平老街」開車約5-7分鐘(走路稍遠,約20-25分鐘)。房間寬敞新穎,設備完善(液晶電視、乾濕分離衛浴、免費WiFi)。有附設餐廳(早餐豐富)、健身房、會議室。適合開車族、商務客、或對住宿品質要求較高、喜歡現代化設施的旅客。停車方便(自有停車場)。服務水準穩定。想舒服睡一晚的好選擇。
地址: 雲林縣西螺鎮大同路178號
價位: 雙人房平日約 NT$2,800 – NT$3,500;假日約 NT$3,200 – NT$4,000 或更高(視房型與促銷)。算是當地的高檔選擇。
雲禾民宿:

介紹:
這家離老街有一小段距離(開車約5分鐘,騎機車較方便),位於田園間,環境非常清幽安靜。是獨棟的民宿,建築新穎,房間數量不多但空間寬敞,裝潢走溫馨舒適的鄉村風格。部分房型有陽台,可以欣賞田野風光(尤其水稻田季節很美)。老闆夫婦很親切。適合自駕、喜歡寧靜田園氛圍、想要遠離喧囂好好放鬆的旅客。公共空間有廚房、交誼廳。晚上抬頭可見星空(天氣好時)。
地址: 雲林縣西螺鎮福田里新社路 (確切地址預訂時提供,位置稍偏,建議先聯絡)
價位: 雙人房平日約 NT$1,800 – NT$2,200;假日約 NT$2,200 – NT$2,600。以環境和空間來說,價格合理。
背包狗青年旅館:
介紹:
這是西螺少數的背包客棧選擇,距離「西螺延平老街」走路約10-12分鐘(鄰近西螺鎮立停車場)。由老屋改建,佈置得很有個性,充滿年輕活力。提供男女混住房(上下舖床位)以及少量的獨立雙人房/四人房(共用衛浴)。公共空間很大,有廚房、交誼廳、閱讀區、洗衣機,方便背包客交流。價格非常實惠,老闆也很熱心提供旅遊資訊。適合預算有限、喜歡交朋友、不介意共用空間的年輕旅人或單獨旅行者。想體驗不同住宿氛圍的也可以試試獨立房型。
地址: 雲林縣西螺鎮公正路118巷10號
價位: 背包床位約 NT$550 – NT$650 / 人;獨立雙人房約 NT$1,200 – NT$1,500 / 間(共用衛浴)。經濟實惠首選。
一日遊行程
假設你是第一次來 西螺延平老街,又希望行程不要太趕,能好好感受這裡的慢活魅力,我建議至少安排完整的一天(約6-8小時)。以下是我覺得很順暢的一日遊規劃:
- 上午 09:30 – 10:00:抵達 & 停車
- 直接導航到「延平老街文化館停車場」或「西螺鎮立停車場」停好車。建議早點到,停車比較容易。
- 上午 10:00 – 11:00:認識老街起點 – 延平老街文化館
- 第一站先到「西螺延平老街文化館」。花30-45分鐘好好看看展覽,了解西螺和老街的歷史背景、建築特色。拿一份免費的導覽地圖。 關鍵: 上二樓觀景窗看看老街屋頂風光!服務人員通常很熱心,有問題可以問。
- 上午 11:00 – 12:30:漫步延平老街 & 鑽進東市場
- 從文化館出來,開始逛延平老街主街。慢慢走, 抬頭欣賞每一棟老屋的立面裝飾(山牆、字匾、泥塑),感受紅磚拱廊下的氛圍。別急著買東西,先感受環境。
- 留意文化館旁通往東市場的巷子,鑽進去!感受一下傳統市場的活力(早上最熱鬧)。找找「黃記九層粿」吃個點心(鹹甜各一體驗)。逛逛市場裡的生鮮和小攤,拍拍照。
- 中午 12:30 – 13:30:在地美食午餐時間
- 走出市場回到延平老街,這時肚子該餓了。選擇很多:
- 想吃紮實碗粿 → 選「琴連碗粿城」。
- 想試特別的大水餃 → 選「老街三角大水餃」 (注意週一公休!)。
- 想吃豐盛米腸配綜合湯 → 走去「廟邊古早味」。
- 吃完正餐,如果還有胃,可以到斜對面「琴屋碗粿」再點一個比較口感。或買份「螺情冰釀滷味」帶著下午解饞。
- 走出市場回到延平老街,這時肚子該餓了。選擇很多:
- 下午 13:30 – 15:00:醬油香氣之旅 & 伴手禮採購
- 午餐後,是時候深入體驗西螺的靈魂—醬油!
- 如果時間充裕且對製作過程有興趣:導航開車或步行(約15-20分鐘)到「丸莊醬油觀光工廠」,參觀豆麴室、大甕區,了解釀造過程(約需40-60分鐘)。 記得試吃! 挑選喜歡的醬油、蔭油膏當伴手禮。
- 如果時間較緊或不想移動:就在延平老街上的「丸莊醬油門市」(延平路101號)或「瑞春醬油」銷售點,一樣可以試吃選購。品質一樣好,選擇可能少一點點。
- 順便在老街上的米行買包西螺好米,或在雜貨店、餅舖挑些古早味零食(米粩、蒜味花生等)。
- 記得買瓶黑豆茶路上喝!
- 下午 15:00 – 16:30:西螺大橋巡禮
- 開車或騎車(步行較遠)前往「西螺大橋」(導航設西螺大橋觀景區或橋頭公園)。
- 在觀景平台好好欣賞這座紅色鋼鐵巨龍的壯觀,了解它的歷史意義(看解說牌)。感受濁水溪的寬闊。
- 強烈建議: 一定要走上橋!即使只走一小段(約5-10分鐘路程也好)。站在橋中央,感受風吹拂,看著腳下渾厚的濁水溪水和兩岸的田野風光,是 西螺延平老街 之旅最磅礡的句點。黃昏時分的光線更美!
- 下午 16:30 後:滿足賦歸
- 帶著滿滿的醬油香、米香和對老時光的感動,開車回家。如果買了冰釀滷味,這時就是最好的點心時刻!
Q&A
Q:去西螺延平老街玩,最好的季節是什麼時候?會不會很熱?
A: 坦白說,雲林平原地區夏天(6月-9月)確實蠻熱的,尤其中午時段,太陽直曬,走在老街上需要勇氣!避開正午(善用早上和下午三點過後)會舒服很多。最好的季節我推薦 秋天(10月-11月)和春天(3月-4月),天氣涼爽宜人,很適合漫步。冬天也不會太冷,但要注意東北季風有時風勢較大。其實只要避開酷暑,帶好帽子、陽傘、水壺(老街有飲水機可裝水),隨時躲進店裡吹冷氣(醬油行、文化館都有冷氣),一年四季都可以來玩。重點是假日人潮,連假或暑假周末人會非常多,停車和吃飯要排隊,要有心理準備。
Q:老街上的店家禮拜幾公休的多嗎?會不會撲空?
A: 這是個很重要的問題!西螺延平老街 很多店家(尤其是傳統小吃、市場攤販、甚至部分醬油行門市) 週一公休的比例很高! 例如:知名的「老街三角大水餃」就是週一固定公休。「黃記九層粿」只賣早上,下午通常就收攤了。東市場攤販在平日(週一至週五)下午會比較冷清,假日才比較多攤。建議盡量避開週一前往,否則很多美食可能吃不到,會很扼腕!如果只能週一去,行前最好確認一下想吃的店家有沒有營業(查Google地圖的營業時間標示,或打電話問),或者專注在參觀建築、買醬油這些固定開業的點(丸莊、瑞春等大廠門市通常每天都開)。週末假日(六日)幾乎所有店家都會開,最熱鬧。
Q:除了老街本身,附近還有推薦順遊的景點嗎?適合帶小朋友嗎?
A: 當然有!西螺附近還有很多不錯的點可以搭配:
- 西螺大橋 & 蝴蝶公園: 上面行程已包含,橋頭公園綠地可以讓小朋友跑跳。蝴蝶公園(在橋下西螺端)有裝置藝術和草地,適合放風箏、野餐(但設施維護要看狀況)。
- 埤頭繪本公園: 開車約10-15分鐘。以知名繪本作家「玉米辰」作品打造的特色公園,有巨大蘑菇、瓢蟲、貓頭鷹等可愛裝置,拍照效果好,小朋友會喜歡。免門票。
- 丸莊醬油觀光工廠: 上面行程也有,可以讓小朋友了解醬油怎麼來的,看大甕、試吃,寓教於樂,DIY活動通常需要預約。
- 雲林布袋戲館 & 故事館 (虎尾): 開車約20-25分鐘到虎尾鎮。可以了解台灣布袋戲文化,館內互動設施多,小朋友接受度高。搭配旁邊的合同廳舍(星巴克)和虎尾糖廠(吃冰)一起玩。
- 興隆毛巾觀光工廠 (虎尾): 開車約20分鐘。可以看到毛巾如何製作,有許多可愛造型毛巾,DIY做小毛巾蛋糕等,很受小朋友歡迎。
- 如果時間夠多(兩天一夜),把 西螺延平老街 搭配「虎尾」或「北港朝天宮」規劃成雲林小旅行,會非常豐富!帶小朋友的話,醬油工廠、繪本公園、毛巾工廠都是不錯的選擇。老街上平坦好走(推嬰兒車也OK),但趣味性主要在看建築和吃,對太小的孩子可能吸引力稍低,需要家長引導或穿插其他點。
走在 西螺延平老街 的紅磚道上,指尖撫過斑駁的牆面,嘴裡還留著碗粿的米香和醬油的甘醇。我常想,一條老街的魅力不在於它有多長或多華麗,而在於那份穿透時光的真實感。這裡沒有過度的商業包裝,有的只是老店舖的專注、醬缸裡的歲月沉澱,以及市場裡阿嬤熟練的雙手。西螺延平老街 像一本翻開的故事書,等著你用緩慢的腳步,一頁一頁讀進心裡。記得,下次別只匆匆路過,停下來,你會發現濁水溪畔的這顆珍珠,遠比想像中更溫潤動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