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陣子朋友問我債券是什麼,我才發現很多人對債券的理解還停留在「政府發行的紙張」這種程度。我自己第一次買債券是五年前,當時只覺得比股票穩定,結果買到希臘國債差點賠錢,這教訓讓我深刻體會搞懂債券是什麼有多重要。
認真說,很多人以為債券很安全,其實水很深。今天就來拆解債券是什麼這個基礎問題,你會發現債券學問比想像中複雜多了。
債券到底是什麼?白話解釋
講白話點,債券是什麼?就是借據啦。你借錢給政府或公司,他們給你這張憑證。但跟普通借據不同的是:它有固定利息支付(俗稱配息),還有明確還款日期(到期日)。
我發現很多人搞混股票和債券。舉個例子:你買台積電股票是當股東,買台積電債券則是當債主。公司倒閉時,債權人比股東優先拿到錢,這就是債券最大優勢。
| 特性 | 債券 | 股票 |
|---|---|---|
| 本質關係 | 債權人(借錢給對方) | 股東(擁有公司部分所有權) |
| 收益來源 | 固定利息 + 到期還本 | 股利 + 股價上漲 |
| 風險程度 | 通常較低(有優先償還權) | 通常較高 |
| 波動性 | 較低 | 較高 |
債券市場其實比股市還大,根據國際清算銀行數據,全球債券市場總值超過130兆美元,是股市的兩倍。在台灣,你可以在銀行、券商或透過基金買到債券。
關鍵重點:債券三大要素
- 票面金額:借出去的本金,通常是10萬或100萬台幣
- 票面利率:發行者承諾支付的年利率
- 到期日:還清本金的最後期限
債券種類全解析
債券種類多到眼花,我整理四種最常見的:
政府公債
像台灣中央政府發行的公債,風險最低。但我必須說,這種債券利率低到可憐,現在10年期公債利率才1%出頭,通膨都吃不掉。
公司債
企業發行的債券,利率較高但有風險。記得2018年幸福人壽債券違約嗎?投資人血本無歸。評等很重要:
| 信用評等 | 風險等級 | 收益率範圍 | 代表發行者 |
|---|---|---|---|
| AAA~AA | 極低風險 | 1.5%-3% | 台積電、中華電信 |
| A~BBB | 投資等級 | 3%-5% | 大型金控公司 |
| BB以下 | 高收益債 (垃圾債) |
6%以上 | 新創公司、體質較差企業 |
金融債
銀行發行的債券,台灣很常見。但要注意,銀行倒閉時存款有存款保險,金融債沒有!這點很少人知道。
可轉換公司債
這個很有趣,可以轉成股票。我買過玉山金的可轉債,後來轉股賺了25%,但風險是股價跌破轉換價就虧了。
債券怎麼賺錢?實例計算
債券收益主要來自兩塊:利息收入和價格波動。
舉個實際例子:假設你用10萬元買5年期債券,票面利率3%,每年拿3,000元利息。到期拿回10萬本金,五年總收益15,000元。
但注意!債券價格會波動。如果買進後市場利率升到4%,你這張3%債券就沒人要,價格會下跌。我2022年就吃過這虧,帳面虧損7%。
債券收益計算公式:
總收益 = 利息收入 + (賣出價格 - 買入價格)
我自己用Excel做過試算表,同樣10萬投資:
| 持有方式 | 5年利息 | 資本利得 | 總報酬 |
|---|---|---|---|
| 持有到期 | 15,000 | 0 | 15,000 |
| 利率下跌時賣出 | 9,000 (持有3年) |
5,000 (價格上漲) |
14,000 |
| 利率上升時賣出 | 6,000 (持有2年) |
-3,000 (價格下跌) |
3,000 |
五大風險不能不知
說到債券風險,很多人只想到倒閉。其實還有四種隱形殺手:
信用風險
發行者還不出錢。台灣公司債違約率約0.5%,但高收益債可能到3%。我建議避開負債比超過70%的公司。
利率風險
市場利率升,債券價格就跌。這點超重要!去年聯準會升息,我手上美國公債跌了10%,幸好沒急用錢放著到期。
通膨風險
債券收益追不上物價漲幅。現在台灣通膨3%,很多債券利率才2%,等於實質虧錢。
流動性風險
冷門債券想賣沒人接。親身經歷:2016年我買某中小企業債,要變現時券商掛了三天才成交,還折價2%。
匯率風險
買外幣計價債券最怕匯損。像日圓債去年光匯率就跌15%,利息全賠光還有剩。
台灣人買債券的五種管道
想在台灣買債券,主要有這些門路:
- 證券櫃檯買賣中心:最小交易單位10萬元,手續費約0.3%
- 銀行信託:門檻高(通常百萬起),但有專業管理
- 債券ETF:像元大美債20年(00679B),千元就能買
- 複委託:透過券商買海外債,注意匯差和稅務
- 基金平台:配息型債券基金,每月領息很方便
我個人偏好債券ETF,流動性好又分散風險。但提醒新手:債券ETF沒有到期日,價格波動比單一債券大。
債券投資實戰技巧
根據我十年經驗,這些策略最實用:
梯型策略
把資金平均分買1年、3年、5年到期的債券。每年有到期的可再投資,平衡利率風險。我自己用這方法,報酬穩定很多。
啞鈴策略
同時買短天期和高收益債。短期債保流動性,高收益債拉報酬。但高收益債別超過總資產20%,這是血淚教訓。
利率敏感度控制
專業投資人看存續期間(Duration)。簡單說:利率升1%,存續期間5年的債券價格約跌5%。現在升息環境,選存續期短的較安全。
| 債券類型 | 平均存續期間 | 利率升1%的價格影響 |
|---|---|---|
| 短期公債(1-3年) | 2年 | -2% |
| 中期公司債(5-7年) | 6年 | -6% |
| 長期政府債(20+年) | 18年 | -18% |
債券常見問題破解
這些是我最常被問的問題:
Q:債券比股票安全?
不一定!高收益債波動可能比藍籌股大。重點要看信用評等和市場環境。
Q:為何銀行買債券利率比直接買高?
銀行賺價差啊。同樣台積電債,銀行賣你可能加0.5%手續費,不如開證券戶自己買。
Q:債券配息要課稅嗎?
台灣境內債券利息併入綜合所得稅;境外債券扣20%分離課稅。債券ETF目前免稅,但財政部預告可能改變。
Q:利率一直升,該不該賣債券?
看你資金需求。如果不急用,放著領息到期仍保本。但想短期賺價差的可能先停損。
Q:現在適合買債券嗎?
以2024年來說,各國升息近尾聲,債券價格在相對低點。我自己開始分批布局投資等級債,但避開長天期債券。
給新手的三大建議
最後分享這些年學到的教訓:
- 先從ETF入門:別一開始就買單一公司債,00679B這種ETF分散風險又便宜
- 看懂公開說明書:重點看發行機構財務狀況、償債計畫和擔保品,別只聽理專說
- 控制比例:債券佔投資組合比例建議「100-年齡」%。30歲就配30%債券,70歲配70%
回到開頭的問題:債券是什麼?它就是個借貸契約,但內含的利率、信用、流動性風險需要謹慎評估。說真的,債券市場學問太深,我寫這篇只講了基礎。下次有人問債券是什麼,你可以直接分享這篇給他看。
債券投資最忌諱貪高息。記住我的教訓:當年為了8%利息買俄羅斯債券,結果戰爭爆發變壁紙。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啊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