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愛種花弄草,陽臺都快變成叢林了!從多肉到觀葉,什麼都試過。但要說哪種植物讓我愛恨交織、摔過最多跟鬥又重新站起來的?肯定是「金錢樹」啦!這傢伙看起來粗生粗養,一副「隨便養都能活」的樣子?唉,太天真了。(攤手)我可是繳了不少學費,養掛過好幾盆,才慢慢摸懂它的脾氣。今天,就來分享我累積十年、實實在在的 金錢樹照顧經驗談,幫你避開那些我踩過的坑,把家裡的招財寶貝養得肥肥壯壯、葉片油亮!
目錄
溫度管理:熱帶嬌客的生存法則
金錢樹照顧的第一個大魔王,絕對是溫度!它啊,骨子裡就是個熱帶來的嬌客。
- 最舒服的溫度: 老實說,它最愛的就是暖暖的!20°C 到 30°C 這段範圍,它長得最開心,葉子拼命冒,綠得發亮。我發現只要溫度落在這區間,其他條件稍微差一點點,它都還算能忍。
- 怕冷是致命傷: 這點我超有感!臺灣冬天有時候寒流一來,溫度掉得快。記得有年冬天特別冷,我以為放陽臺沒問題(想說它看起來很勇),結果... 慘!低於 15°C,它整個就停止生長,像被點了穴。更要命的是,如果持續低於 10°C,或者不小心吹到刺骨的冷風(寒流那種強風),葉子會開始出現難看的褐色斑點,然後軟趴趴、爛掉給你看!最後整株都可能凍死,救都救不回來。那次真的心疼死我了,一盆養了好幾年的就這樣報銷。所以冬天 金錢樹照顧,保暖絕對是首要任務!
- 過熱也NG: 別以為熱帶植物就超級耐熱。大夏天,陽臺溫度飆破 35°C,加上西曬,那簡直是烤爐!我的金錢樹葉子會變得沒精神,邊緣甚至有點焦黃捲曲,看起來就很「阿雜」。這時候一定要移到涼爽通風的地方,或者至少幫它遮遮陽。
對付寒冬的妙招(我的血淚經驗):
- 搬進室內! 這是最保險的。寒流來襲前,早早把它移到室內溫暖、避開冷風直吹(特別是門窗縫)的地方。客廳、書房角落都行。
- 遠離窗戶邊: 晚上窗邊超級冷的!就算關著窗,冷空氣也會透進來。我家那盆有次靠窗太近,靠近玻璃的葉子就凍傷了。
- 套盆或裹布: 如果盆子不大,可以找個更大的盆子,中間塞些報紙、保麗龍碎塊之類的隔絕冷氣。或者用舊毛巾、不織布稍微裹一下盆子(別包太緊悶住),根部保暖很重要。
- 開暖氣要注意: 室內開暖氣很舒服,但切記 別把金錢樹放在暖氣出風口正對面!那個熱風又乾又熱,吹久了葉子會乾枯,比冷死還快!放遠一點,感受溫熱就好。
總之,金錢樹照顧在溫度這一關,核心就是 「怕冷不怕熱,涼爽最愛待」。冬天保暖做到位,就成功一大半了!
光照策略:明亮散射光才是王道
光線這回事,也是我摸索了好久才搞清楚的!金錢樹常被標籤為「耐陰植物」,沒錯,但它其實更愛「明亮的散射光」!
- 最佳位置(我的黃金點): 我家客廳靠近東邊的窗戶邊(沒陽光直射進來),還有書房明亮的窗簾後面,這兩處的金錢樹長得最好!葉片厚實、顏色是那種很飽滿的深綠色,新芽也冒得勤快。這種環境就是它最愛的「明亮的散射光」。
- 耐陰≠愛黑摸摸: 「耐陰」是指它在光線不足的地方(比如離窗戶很遠的客廳角落、採光不良的浴室)能「活著」,但絕對長不好!我的第一盆金錢樹就是被我誤會了,丟在玄關鞋櫃上(只有微弱燈光),結果越長越瘦弱,葉子間距拉超長(徒長),顏色也變得黃黃綠綠,一副營養不良的樣子。整個沒精神,一點都不「招財」啊!
- 直射光是大忌! 特別是 夏天的強烈西曬或正午陽光!金錢樹肥厚的葉子超怕這個。我有次手賤,把一盆狀態不錯的移到陽臺「試試看」(想說給它多點光),結果才幾天,葉片上就出現可怕的 曬傷焦斑(黃褐色、乾枯),有些甚至整片焦掉!超級心疼,趕緊搬回來。就算春秋冬的陽光比較溫和,長時間的直射也會讓它不舒服。
光線不足怎麼辦?
- 定期輪流曬太陽: 每隔一兩週,把它搬到有散射光的地方(比如明亮的窗邊但非直曬)待個幾天,補充一點能量再搬回去。
- 輔助燈光: 現在很多植物燈(生長燈)效果不錯。選白光或全光譜的LED燈,每天開個 8-12 小時,補足光線。我買過夾式的很方便。
觀察你的樹寶貝:

金錢樹自己會告訴你光線夠不夠:
- 葉片稀疏、莖節拉長、葉柄軟弱: 典型缺光徒長!
- 新葉長得慢或很小: 能量不足。
- 葉片顏色變淡、發黃: 除了可能水多,也可能是光太少。
- 葉片出現焦斑: 曬傷啦!快搬離陽光直射處。
金錢樹照顧在光照上,我的結論是:「明亮的散射光是王道,避開直射別忘掉,太暗會醜徒長鬧。」 找到家裡那個「明亮但不曬」的角落就對啦!
澆水要訣:寧乾勿濕的生存哲學
講到澆水,這絕對是新手(包括以前的我)最容易犯錯、也是導致金錢樹掛點的最大元兇!「多肉質根莖」這特性,決定了它對水分的態度是「寧乾勿濕」!
- 超級怕爛根! 金錢樹地下有塊莖(像小馬鈴薯),莖葉本身也肥厚,儲水能力一流。這代表它 超級、超級、超級怕積水!盆土一直濕答答的,根部無法呼吸,很快就爛掉。爛根初期地上部可能還看不出來,等發現葉子發黃、下垂、莖部發軟時,常常已經病入膏肓,很難救。這教訓我付過好幾盆的學費...(默哀)。
- 澆水黃金法則:「乾透才澆透」! 這是 金錢樹照顧 的鐵律!
- 乾透: 不是表面乾喔!是要 插手指進土裡約 2-3 個指節深,感覺完全乾燥了,沒有濕氣黏手才行。我還會拈拈盆子的重量,澆水後很重,乾透後明顯變輕很多。
- 澆透: 確認乾透了,就要一次給它喝飽水!澆到水從 盆底排水孔流出來 才算數。這樣才能確保整個土團都有吸到水分,也順便把盆土裡積存的廢氣沖掉一點。
- 澆水頻率?沒有標準答案! 這點超重要!別聽人家說「一週澆一次」。季節、環境(溫度、濕度、通風)、盆子大小、材質(塑膠盆乾得慢、陶盆乾得快)、土壤介質都會影響乾的速度。
- 春夏生長季: 溫度高,蒸發快,可能 7-10 天甚至更快 就需要澆一次。
- 秋冬低溫期: 它幾乎休眠了,需水量超少!可能 2-4 星期甚至更久 才需要澆一次!冬天我常常一個月才澆一點點。務必嚴格用手指確認!
常見澆水錯誤(我踩過的雷):
- 太勤勞: 看表面土乾了就澆,結果底下還濕的,爛根!
- 澆半截水: 只澆一點點,下面根沒喝到水,久了根系往上長或枯死。
- 盆底積水: 澆完水沒倒掉底盤積水,盆土一直吸著水,等於泡水!務必倒掉!
- 葉心積水: 澆水時直接從葉子中間淋下去,水積在葉心容易爛。最好沿著盆邊澆土面。
空氣濕度:
它喜歡 中等偏高的空氣濕度(大約 50%-70%)。空氣太乾燥(像冷氣房、暖氣房),葉尖容易乾枯發黃。可以:
- 偶爾噴霧: 在周圍空氣噴點水(避免直接噴葉子太多,尤其通風差的話易生病)。
- 放水盤: 盆底墊個裝了石子和水的盤子(盆底別直接碰到水!),靠蒸氣增加濕度。
- 群聚效應: 跟其他植物放一起。
總之,金錢樹照顧 的澆水之道,就八個字: 「管住你的手,乾透再出手!」 耐心檢查土壤乾濕度,絕對比固定時間澆水更重要!
施肥哲學:少即是多的營養之道
說到施肥,我必須坦白說... 金錢樹真的不是個「吃貨」!它生長速度不快(比起一些觀葉植物來說),而且塊莖儲存養分的能力不錯。所以原則就是: 「薄肥、少次」就好!
- 不餓別硬餵: 這是重點!過多的肥料,尤其是濃度太高,非常容易造成 肥傷 (燒根)!症狀就是葉子邊緣焦枯、發黃、扭曲,甚至整株萎靡。比沒施肥還慘!我曾經好心辦壞事,覺得它長得慢就多給點肥,結果... 唉。
- 施肥時機: 只在 生長期施肥!大約是 春末到初秋(臺灣大約 4/5月到 9/10月),天氣溫暖,它才會開始努力生長。 秋冬低溫時(尤其低於 18°C),絕對不要施肥! 它休眠了,根本吸收不了,肥料積在土裡只會傷害根系。冬天就讓它好好休息。
- 肥料選擇:
- 均衡型觀葉液肥: 這是我最常用的。找 N-P-K (氮-磷-鉀)比例均衡的,例如 20-20-20 或 10-10-10 的觀葉植物專用液肥。重點來了: 稀釋!稀釋!再稀釋! 我會把說明書建議濃度 再稀釋一倍以上(例如建議 1:1000,我就稀釋到 1:2000 甚至更淡)。
- 緩釋肥: 這個很方便,適合懶人或怕忘記的人。選擇通用型的觀葉植物緩釋肥顆粒(通常是長效 3-6 個月的那種)。關鍵是 「少量」!沿著盆邊 淺埋幾粒 就好(千萬不要一大把混進土裡或堆在根部)。效果溫和持久。
- 有機肥? 沒試過,理論上發酵完全的有機肥(如很淡的液態海藻精)也可以,但濃度同樣要非常非常淡,而且要確定完全發酵,否則易生蟲或有異味。我個人覺得必要性不高。
- 施肥頻率: 真的不用常餵!用稀釋液肥的話,我 一個月頂多一次,甚至一個半月一次。緩釋肥則按照包裝說明,通常標示 3 個月,在臺灣濕熱環境下,可能 2 個多月效果就沒了,但寧願補一次少量,也不要一次塞太多。
施肥方法:
- 一定要在 土壤微濕時 施肥(澆完水隔天或施肥前先澆一點點水),避免乾土施肥傷根。
- 沿著 盆邊澆灌,避開莖基部。
- 施完液肥後,如果擔心有殘留,可以再用少量清水澆一次(稱為「回水」),把土表殘肥沖淡。
觀察反應: 施肥後幾天注意觀察葉子狀態。如果出現異常焦黃,可能是太濃了,趕緊用大量清水沖洗盆土(「洗根」),但動作要快!
說白了,金錢樹照顧 在施肥這塊,我的心得是: 「餓不死,別餵飽,薄肥少次剛剛好,冬天絕對免打擾!」 懶一點、淡一點,絕對比勤快濃肥安全一百倍!
盆土配置:排水透氣的黃金配方
盆土的選擇,真的是 金錢樹照顧 能不能長久健康的基礎!它那肥嘟嘟的塊莖和肉質根,最怕的就是悶、濕、不透氣!所以配土的核心目標只有一個: 「排水!透氣!快乾!」
- 爛根元兇:黏重土壤! 以前不懂,用一般園藝土或太保水的培養土種,澆水後土團像黏土一樣,久久不乾。結果就是... 塊莖悶爛,整株倒下。這教訓超級深刻。
- 理想介質特性:
- 疏鬆顆粒狀: 讓空氣能在土團裡流通,根部才能呼吸。
- 排水超級快: 澆水下去,幾秒內就要能從盆底流出,不能積在盆裡。
- 本身不太保水: 靠顆粒間的空隙存少量水即可,主要靠塊莖儲水。
我的萬用金錢樹配土比例(超好用!):
介質成分 | 特性 | 比例 | 我的使用感想 |
---|---|---|---|
泥炭土/椰糠塊 | 輕盈保水(少量必需) | 2份 | 提供一點點保水力和根系附著,別太多! |
珍珠石 | 白色小顆粒,超透氣 | 2份 | 增加空隙,防止土壤板結,必備! |
粗河沙 | 顆粒大,排水超快 | 2份 | 關鍵排水介質,工地洗過的那種也行 |
蛭石(小顆粒) | 保水透氣,含礦物質 | 1份 | 可有可無,有加也不錯 |
樹皮塊/蛇木屑 | 大顆粒,透氣極佳 | 1份 | 更增加透氣排水,很棒! |
木炭碎粒 | 抗菌、除味、調節 | 少量 | 非必需,有加更好 |
(比例總和 2:2:2:1:1 + 少量炭)
重點: 這比例 顆粒介質(珍珠石、河沙、樹皮)佔絕對大宗! 泥炭土/椰糠只是配角。
- 懶人選擇: 如果不想自己配,市面上有賣 「多肉植物專用土」 或 「仙人掌專用土」。買的時候 務必檢查!好的多肉土應該看起來顆粒很多、很疏鬆。如果買來的土感覺還是太細太保水,可以自己 再混入約 1/3 到 1/2 的珍珠石或粗砂 進去,增加排水力。
- 花盆選擇:關鍵在排水孔!
- 絕對要有孔! 沒排水孔的花盆再美也別用!除非你是高手能精準控水(但何必冒險?)。
- 材質影響乾燥速度:
- 陶盆、素燒盆: 透氣性最佳,盆壁會呼吸,土壤乾得最快!適合澆水手殘黨(像我以前)。缺點是重、外表可能長白鹼。
- 塑膠盆: 輕便便宜,但完全不透氣,土壤乾得慢很多。用塑膠盆 務必確保配土更透氣、澆水更謹慎!
- 大小適中: 盆子 不要太大!太大的盆子裝土多,澆水後乾得慢,容易導致爛根。比原有的根團 大 1-2 吋(約 3-6 公分)直徑 就夠了。金錢樹長得慢,不需要經常換大盆。
換盆時機與步驟:
- 時機: 等 根系長滿盆底排水孔 跑出來,或者盆土乾得非常快(可能幾天就乾透)時再考慮換盆。通常 1-2 年換一次 就足夠。避免在 冬季低溫期 換盆。
- 步驟簡述:
- 準備好 新盆(比舊盆大一點點) 和 排水透氣的新土。
- 脫盆檢查:小心把植株從舊盆取出,輕輕撥鬆底部和周圍一點點土壤(別硬把土團全拆散!),順便 檢查根部。看到爛掉的根(軟爛、黑褐色、一碰就掉)要 剪掉!健康的根是 飽滿、偏白色或淡褐色 的。
- 上盆:新盆底 墊一層陶粒或碎石(大約 2-3 公分) 幫助排水。放入一些新土,再把植株放進去(深度跟原來差不多),周圍填滿新土,稍微壓實(別太用力)。留點澆水空間別填滿。
- 換盆後別急著澆水! 因為換盆過程多少會傷根。放在明亮陰涼處 靜養 3-7 天 後,等土壤乾了、根系稍微適應了,再進行第一次澆水(同樣要澆透)。
把盆土搞定,金錢樹照顧 就成功了一半!記住口訣: 「顆粒要大,排水要快,盆別貪大,有孔最帥!」 好的居住環境,是健康的第一要素。
疑難雜症:常見問題QA大破解
我知道網路上很多說法,但根據我養死又救活好幾盆的經驗,還有跟花友交流的心得,這些問題最常被問到:
Q1:我的金錢樹葉子一直發黃、掉葉子,怎麼辦?
最頭痛的問題!原因可能很多,要 仔細觀察環境:
- 澆太多水 (爛根初期): 這是最常見的!葉子軟黃、一碰就掉。 立刻停止澆水! 檢查盆土是否濕爛?把植株脫盆檢查根部。如果爛根嚴重,要 切掉爛塊莖、消毒、換乾燥新土重種(很考驗技術)。輕微的話就 嚴格控水,等土乾透再澆。
- 澆太少水 (長期缺水): 葉子會從老葉開始乾黃、變脆。確認土壤是否乾到變硬?澆透水,之後抓準「乾透澆透」節奏。
- 缺光: 葉子顏色變淡黃、新葉長得慢、莖節拉長變細。移到 更明亮(非直曬) 的地方。
- 肥傷: 近期有頻繁施肥嗎?葉子可能邊緣焦枯、捲曲。 大量澆水沖洗盆土(把多餘肥分沖掉),之後 長時間停肥。
- 凍傷: 發生在寒流後?葉子出現褐斑、軟爛。移到溫暖處,剪掉嚴重凍傷部分,控水保暖,等春天看能否恢復。
- 自然老化: 最底部的老葉慢慢變黃枯萎,屬於正常新陳代謝,不用擔心。剪掉即可。
Q2:金錢樹需要曬太陽嗎?放窗戶邊會曬死嗎?
- 它 不需要 也 不喜歡 強烈的直射陽光(尤其是夏天的太陽)!會曬傷!
- 但它 喜歡明亮的散射光!放在 有窗簾遮擋的窗戶邊(東向最佳),或者 離沒有遮擋的窗戶約 1-2 公尺 的地方,光線充足但不會被陽光直接曬到葉面,是最理想的。窗戶邊要看方向,北向窗邊光通常不夠強,南向、西向夏天要特別小心直射光射入燙傷葉子。
Q3:金錢樹多久要換一次盆?一定要換嗎?
- 它 生長速度不快,不需要經常換盆!換盆反而有風險(傷根)。
- 換盆時機: 主要看根系生長狀況。當你發現:
- 澆水下去,水 瞬間從盆底流出(表示根塞滿盆,土很少了)。
- 盆底 排水孔有大量根跑出來。
- 土壤 乾得超級快(根太多吸光水)。
- 植株明顯頭重腳輕,容易傾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