身為一個揹著破揹包、地圖翻到爛的資深旅痴,臺灣的老街逛到都快踏平了。但坦白說,有些老街商業化到像複製貼上,直到我鑽進東門老街的巷弄裡——唉唷,這才叫「有味道」啦!那股混著糕餅香、老屋黴味跟人情味的空氣,直接把我黏住。搞了半天,網路上東門老街的深度攻略少得可憐?沒關係,這篇是我用雙腳磨出來的私房筆記,連在哪裡停車不會被剮到心痛都告訴你!
目錄
交通&停車場:開車族的血淚教訓
開車來東門老街?兄弟,我懂你想舒舒服服吹冷氣的心情,但先聽我一句勸:東門老街周邊的停車場,假日比演唱會門票還難搶!第一次來不信邪,繞了足足40分鐘,差點想把車丟路邊(當然不敢)。真心建議:
- 早鳥才有位: 知名的「東門公有地下停車場」位置不多,假日早上10點前到比較穩。上次我9:50卡到位,出來看到排隊車龍,心裡那個爽啊!
- 外圍是王道: 死心吧,老街核心區停車位跟黃金一樣稀有。不如停遠一點的「信義國小地下停車場」或「府前廣場停車場」,走個10-15分鐘當暖身,荷包也省點血汗錢(每小時便宜NT$10-20)。
- 路邊陷阱多: 看到白線別高興太早!很多是「貨車裝卸專用」或時段性禁停,罰單NT$600起跳,夠你吃兩碗頂級牛肉麵了。我朋友不信邪,結果...嗯,他那天臉超臭。
東門老街周邊停車攻略 (實際比價過!)
停車場名稱 | 步行至老街時間 | 平日每小時 | 假日每小時 | 個人血淚備註 |
---|---|---|---|---|
東門公有地下停車場 | 0 分鐘 (就在旁邊!) | NT$40 | NT$50 | 位子超少,搶到靠運氣,晚來絕對沒戲唱 |
信義國小地下停車場 | 約 12 分鐘 | NT$30 | NT$40 | CP值首選,位子較多,走點路當運動 |
府前廣場停車場 | 約 15 分鐘 | NT$30 | NT$40 | 空間大,但假日也滿得快,越早越好 |
路邊收費停車格 | 看人品 | NT$20 | NT$20 | 陷阱超多! 看清楚標誌再停,不然罰單哭死你 |
景點:別只逛主街!鑽巷子才有寶
拜託!別像觀光團一樣走馬看花擠在主街上。東門老街的精髓,全藏在那些彎彎曲曲、曬不到太陽的巷弄裡。沒鑽過巷子,別說你來過東門老街!
- 百年老廟的寧靜角落: 主街旁香火鼎盛的「東安宮」當然要去拜個碼頭,但我更愛它後方僻靜的小天井。陽光透過老樹灑下來,坐著發呆十分鐘,比什麼能量景點都療癒。廟方伯伯看我拿著相機亂拍,還主動說:「少年欸,阮這角度的飛簷卡水啦!」超可愛。
- 被遺忘的工匠街: 拐進一條掛著「打鐵巷」舊路牌的小弄(真的不明顯,要看Google地圖仔細找),居然還藏著一間堅持手工打鐵的阿伯店鋪。叮叮噹噹的聲音響了五十年,阿伯滿頭汗但笑呵呵:「機器打的沒感情啦!」買了把小水果刀當紀念,雖然比大賣場貴,但握著就是紮實。
- 文青老屋咖啡廳: 餓了嗎?鑽進「時光二手書屋」樓上的閣樓咖啡廳吧!要爬窄窄的木梯,吱呀作響。點杯單品配老窗的光影,翻著絕版舊書,這才是老屋的靈魂啊。上次在這耗掉整個下午,差點忘了時間。提醒:低消一杯飲料,但絕對值得!
東門老街巷弄尋寶地圖 (我的私房名單,別說是我洩露的!)
巷弄特色 | 怎麼找 | 亮點推薦 | 個人碎念 |
---|---|---|---|
打鐵巷 (無名巷) | 從主街"榮記餅店"旁窄巷鑽入,第二個左轉路口 | 唯一手工打鐵舖、老磚牆拍照點 | 阿伯有時休息,看運氣!手作控必訪 |
時光閣樓咖啡 | "時光二手書屋"店內狹窄木梯往上爬 | 老屋閣樓光影、絕版書籍、安靜放空 | 座位很少!假日早點來卡位,拿鐵很香濃 |
曬麵線巷 | 東安宮後方,聞到麵粉香就對了 | 看阿嬤曬手工麵線 (晴天限定!)、買新鮮麵線回家煮 | 早上午前最佳,下午可能收光了 |
老窗花攝影巷 | 主街中段"老茶行"對面巷子深入 | 整排儲存完好的老式雕花窗櫺、斑駁紅磚牆 | 攝影迷天堂!光影美炸,記得帶廣角鏡 |
必吃美食:跟著在地人的胃準沒錯
在東門老街找吃,我學乖了——專盯那些在地阿公阿嬤排隊的攤子!遊客一窩蜂衝的網紅店?嗯...有些真的普普。以下是用肚子換來的情報:
1. 黃家祖傳碗粿
- 介紹: 這家躲在市場邊角的小攤,招牌舊到字都快掉光,但!早上七點就有人在排。老闆娘用陶碗蒸粿,米漿是用在來米磨的,口感Q彈不軟爛,重點是那勺靈魂肉燥——肥瘦剛好,醬香濃而不死鹹,加上半顆滷蛋跟滿滿菜脯。吃第一口我就驚豔:「這才叫古早味碗粿啊!」上次推薦給朋友,他連吃兩碗還打包。
- 地址: 東門老街傳統市場 A區 12號攤 (真的不好找,認明排隊人潮最實際)
- 營業時間: 06:30 - 賣完為止 (通常中午前就收攤!別睡過頭!)週一公休
2. 榕樹下無名粉圓冰
- 介紹: 沒有店名、沒有招牌,就一棵大榕樹下擺幾張塑膠凳。阿伯賣粉圓冰超過四十年,粉圓是每天現煮,顆顆透心不硬芯,咬下去超Q彈!糖水是用紅糖熬的,甜而不膩,帶著焦香。夏天來一碗,加點檸檬汁,酸酸甜甜透心涼,才NT$35!坐在樹下吃冰看人來人往,爽度破錶。缺點?位置少,常常要等或站著吃。
- 地址: 東門老街尾端 (近青草巷),認大榕樹就對了
- 營業時間: 10:00 - 17:30 (賣完提早收,看天氣!雨天常常不開)不定休
3. 阿霞老灶蚵仔煎
- 介紹: 這家厲害在「灶」!堅持用磚砌的老灶大火快煎。蚵仔是每天東石直送,肥美新鮮沒腥味。粉漿比例抓得剛好,邊緣煎得「恰恰」(焦脆),裡面軟嫩,淋上獨門粉紅醬(甜辣醬+味噌?),再撒滿青菜。吃一口,炭火香混合海味,爽!不過假日人爆多,要有排隊覺悟。上次等了半小時,但吃到時覺得值得。
- 地址: 東門老街中段,紅燈籠寫「老灶」那家就是
- 營業時間: 11:00 - 19:30 (週三下午休息)
4. 林記古早味麻糬 (甜食控注意!)
- 介紹: 這個是下午才出沒的小推車!阿婆現場手捏麻糬,軟糯到不行,完全不黏牙。內餡有花生、芝麻、紅豆三種。必推花生粉! 炒得超香,糖粉比例完美,不會甜到鎖喉。我每次都買綜合,一盒NT$100,邊走邊吃超滿足。但要注意,現做現吃口感最好,放久了皮會變硬。
- 地址: 東安宮前廣場 (大約下午2點後出現)
- 營業時間: 約 14:00 - 賣完為止 (通常17點前收工)風雨太大不出攤
必買伴手禮:別只會買鳳梨酥!
東門老街的伴手禮店多到眼花,但踩過雷才知道哪些是真功夫。這些是我回購N次、送禮被誇爆的選擇:
- 榮記手工太陽餅: 老字號餅店,店面不起眼但內行人必買。太陽餅層次多到誇張,一咬下去千層酥皮簌簌掉,麥芽餡甜度剋制,奶香濃鬱不膩口。跟臺中名店比,我覺得更清爽。缺點: 儲存期限短,只有7天!記得冷藏。
推薦: 經典原味太陽餅、限定芋頭酥 (超綿密!) - 永發老茶行炭焙茶: 這家茶行有百年歷史,老闆超會聊天。最推他們的「炭焙烏龍」,用龍眼炭慢火焙製,茶湯金黃透亮,入口有獨特的炭火香跟蜜韻,回甘超持久。買茶葉送人有面子,自己喝也享受。可以先試喝再買,老闆不怕你喝!
推薦: 中焙炭香烏龍茶 (NT$600/半斤)、老茶婆 (陳年普洱茶磚,NT$350/塊) - 阿錦嬤手工麵線: 就是曬麵線巷那家!完全無新增,只靠陽光跟風乾。細如髮絲卻煮不爛,拌豬油蔥或煮湯都無敵。買回家煮給老媽吃,她讚不絕口:「這才叫麵線!」缺點: 要冷藏,且產量少,太晚去買不到限定款。
推薦: 原味細麵線 (NT$100/包)、紅麴麵線 (養生款,NT$130/包) - 老醬坊陳年豆豉辣椒: 嗜辣者必收!玻璃罐裝看起來很樸素,但一開啟香氣就衝出來。豆豉發酵的鹹香+朝天椒的勁辣,拌麵、炒菜、沾水餃都絕配。辣度中上,後勁很足,我每次都囤三罐。老闆說辣椒是自家種的,古法醃漬一年以上。
推薦: 豆豉辣椒 (小辣/中辣/大辣,NT$180/罐)
住宿:睡在老街的懷抱裡
想完整感受東門老街的晨昏?住下來就對了!從超值揹包房到有故事的老宅,我睡過好幾間:
- 巷隅小宿揹包客棧
地址: 東門老街後段青草巷5號 (離老街核心步行2分鐘,超近!)
價位: 揹包床位 NT$580/晚起;雙人雅房 NT$1,480/晚起
營業時間: 24小時櫃檯 (老闆超nice!)
真實心得: CP值之王!床位乾淨,衛浴乾濕分離且夠大。交誼廳有免費咖啡跟簡單廚房裝置。重點是老闆超熱心,會畫超詳細地圖告訴你在地人吃什麼。適合預算有限、喜歡交朋友的揹包客。缺點?隔音普通,淺眠的人自備耳塞。 - 東門老宅花園民宿
地址: 東門老街文化保護區 靜巷22號 (鬧中取靜的好位置)
價位: 雙人套房 NT$2,800 - NT$3,800/晚 (看房型)
營業時間: 入住 15:00後 / 退房 11:00前
真實心得: 由日式老屋改造,保留檜木樑柱跟磨石子地板,中庭有個小魚池跟綠植,超有味道!房間寬敞舒適,備品講究。管家阿姨會送手作小點心。文青、情侶首選,拍照美炸!缺點是價格較高,且老宅隔音稍差(但晚上很安靜)。 - 悅來商旅 (東門老街店)
地址: 東門老街外圍中正路120號 (步行到老街約8分鐘)
價位: 標準雙人房 NT$1,980 - NT$2,600/晚 (含簡單早餐)
營業時間: 24小時櫃檯
真實心得: 連鎖商旅品質穩定,房間新穎乾淨,隔音好,該有的裝置都有(電視、冰箱、快煮壺)。早餐是簡單中西式自助吧,能吃飽。適合重視乾淨舒適、不想住老屋的旅客。缺點是離老街核心稍遠,少了點特色。 - 時光停格旅宿
地址: 東門老街核心區 百年打鐵巷旁7號 (位置絕佳!)
價位: 特色雙人房 NT$3,200 - NT$4,500/晚 (假日貴很多)
營業時間: 入住 15:00後 / 退房 11:00前 (管家式服務)
真實心得: 由兩棟相連的老街屋改造,每間房風格都不同,古董傢俱混搭現代設計,超有格調!頂樓露臺能俯瞰老街屋瓦,晚上看星星喝一杯超享受。管家服務細緻。預算充足、追求獨特體驗者必選。缺點是價格高,且房間數少要提早訂!
一日遊行程:跟著我的腳步走,不繞路!
這行程是我實際走過好幾次、調整到最順暢的版本,兼顧吃逛拍和休息,不會累成狗:
- 🕘 09:00 - 09:30 停好車 + 暖身開胃
停「信義國小地下停車場」(省錢省心)。
步行進入老街,先到「榕樹下無名粉圓冰」(如果開門了) 或 「黃家祖傳碗粿」來份古早味早餐。早上人少不用排隊! - 🕙 09:30 - 11:30 老街主幹道 + 必訪景點
東安宮參拜祈福,感受百年香火。
逛逛主街兩旁特色老店(藥舖、餅店、嫁妝店),別急著買,貨比三家!
鑽進「打鐵巷」看老師傅打鐵(碰運氣)。
到「老窗花攝影巷」拍網美照 (早上的光線最柔和!)。 - 🕛 11:30 - 13:00 午餐時間!在地人推薦
直衝「阿霞老灶蚵仔煎」排隊!(建議11:20就先到)
點蚵仔煎 + 一碗古早味排骨湯或蝦仁羹,完美組合。
吃完別錯過隔壁攤的「阿婆油飯」,小份解饞剛剛好。 - 🕐 13:00 - 14:30 巷弄探秘 + 文青充電
深入「曬麵線巷」看阿嬤曬麵線 (晴天限定)。
散步到「青草巷」,聞聞各種藥草香,喝杯青草茶退火。
重點休息! 到「時光二手書屋」爬上閣樓咖啡廳,點杯拿鐵配書香,享受老屋午後時光。 - 🕒 14:30 - 16:30 伴手禮血拼時間
「榮記手工太陽餅」買新鮮出爐的太陽餅。
「永發老茶行」試喝買茶葉。
找尋「阿錦嬤手工麵線」攤位買麵線。
「老醬坊」帶罐豆豉辣椒回家。
碰到「林記古早味麻糬」推車?馬上買綜合盒邊走邊吃! - 🕔 16:30 - 17:30 日落散步 & 回程
往停車場方向悠閒散步,感受黃昏下老街不同的氛圍。
經過「東門護城河遺跡」小公園,坐一下吹吹風。
取車,心滿意足回家 (或續攤附近夜市!)。
Q&A:你問,我這老街通來答!
Q1:東門老街推薦平日去還是假日去?差很多嗎?
A: 拜託!能平日去絕對別選假日! 差超多!平日人少好逛,吃東西不用排到天荒地老,老闆也比較有空跟你聊天。假日人擠人像沙丁魚,停車位找不到,連拍照背景都是人頭... 體驗感差很大。像我喜歡拍照跟鑽巷子,平日去才能發現驚喜角落。但如果你只愛熱鬧氣氛,假日倒是很嗨啦。
Q2:帶長輩或小孩去東門老街,會不會很難走?有適合的行程嗎?
A: 老實說,東門老街主街是平坦石板路,推輪椅或嬰兒車OK。但很多精髓的「巷弄」比較窄小,甚至有階梯(像閣樓咖啡),就不太方便。建議帶長輩小孩:
- 重點逛主街跟東安宮周邊就好。
- 吃飯選有店面的,如老街中段的「老麵店」(有冷氣)。
- 避開正午大太陽時段,早上或傍晚較舒服。
- 榮記太陽餅、榕樹下粉圓冰這些點容易抵達且討喜。
- 行程別排太滿,多找有椅子的地方休息(如廟埕、東安宮後小天井)。
Q3:在東門老街買伴手禮,要注意什麼才不會踩雷?
A: 踩雷達人(我)的真心建議:
- 看日期! 太陽餅、麻糬、現做糕點儲存期短,絕對要挑當天或隔天做的。問清楚「這是今天做的嗎?」別害羞!
- 拒絕預包裝! 很多店賣包裝華麗的「老街特產」,但產地可能根本不是本地(像某些號稱老街鳳梨酥...)。手工的通常較簡陋透明包裝或現裝。
- 先試吃! 茶行讓你試喝,餅店常切小塊試吃,敢讓你試的通常有底氣。沒得試的要謹慎。
- 觀察在地人買啥: 阿公阿嬤排隊買的攤子,八成錯不了。像榮記餅店、阿婆油飯這些,在地人日常在買的才安心。
- 價錢太便宜小心: 手工的東西成本在那裡,過度便宜可能有貓膩(例:NT$100一大盒的太陽餅?別鬧了)。
東門老街的魔力,在於它還「活著」。不是那種只賣觀光客的樣板街。下次你來,別急著打卡買名產。試著鑽進那些曬著衣服、飄著飯香的小巷,跟打盹的貓咪打聲招呼,或在廟口聽阿伯講古。你會發現,真正的東門老街,藏在這些流動的日常風景裡。記得,胃要留點空間給巷子裡的驚喜——那才是老饕的秘密基地。出發吧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