住院要帶什麼?2023最完整行李清單與陪病必備物品總整理

還記得去年我媽開刀住院那次,我們全家亂成一團衝到醫院,結果發現連牙刷都要臨時買。護理師看著我們大包小包卻漏掉重要東西的表情,我到現在都記得。住院要帶什麼這個問題,真的不能等到最後一刻才想啊!

這篇就是要幫大家避開我家的慘痛教訓。護理師朋友常說,住院行李帶對東西,復原速度真的有差。我整理了超詳細清單,還特別問過三間醫院的護理長建議,保證實用。

住院行李基本原則:輕便實用最重要

先說重點:醫院空間真的小到哭!你會在病床和櫃子間轉不開身。我朋友上次帶了28吋行李箱,結果全程卡在走道被護理師唸。準備住院行李時把握三個原則:

• 必需品優先:證件、醫材、藥物絕對不能少
• 個人化調整:慢性病患帶常用藥,開刀帶寬鬆衣物
• 分袋打包:檢查袋、日常袋、電子用品分開裝

重要證件與文件

必帶物品 數量 備註
健保卡 1張 建議多帶身分證備用
現金/信用卡 約2000元 繳押金用
醫生診斷書 1份 轉院更需要
印章 1個 簽同意書可能用到
病歷資料 依狀況 慢性病患尤其重要

健保卡絕對是第一名!上次隔壁床阿伯沒帶,家屬衝回家拿花了兩小時。現在很多醫院要刷卡報到,沒帶真的很麻煩。建議用夾鏈袋專門裝證件,隨身攜帶別塞行李箱。

衣物與貼身用品

醫院其實會給病人服,但我媽嫌材質粗糙睡不好。護理師私下建議,準備前開式或寬鬆衣物更方便檢查:

物品 建議數量 選擇要點
前開式睡衣 2-3套 避開連身款
棉質內衣褲 3-5件 選免洗或舊的
防滑拖鞋 1雙 後跟包覆款更安全
保暖外套 1件 醫院空調超強
彈性襪 1雙 預防腿部血栓

特別提醒:手術後可能會有引流管或傷口,衣服千萬別選套頭的!我有次帶了帽T被護理師退貨。還有襪子要帶鬆口的,水腫時才穿得下。

日常清潔保養

醫院的衛浴真的簡陋,洗手台小到連洗面乳都放不下。建議準備旅行組:

清潔類 保養類 特殊需求
牙刷/牙膏 乳液 乾洗髮噴霧
洗面乳 護唇膏 濕紙巾
沐浴乳 防曬乳 免沖洗沐浴巾
毛巾 簡易保養品 口腔清潔棉棒

毛巾記得帶兩條!一條擦身體,一條專門擦腳。我媽那次只帶一條,結果擦完頭髮擦腳感覺超噁。還有別帶玻璃瓶裝,上次隔壁床打破弄濕整個置物櫃。

提升舒適感的小物

這些醫院不會提供,但實際用過就知道多重要:

  • 耳塞+眼罩 - 病房半夜常亮燈,這組合救我無數次
  • 自己的枕頭 - 醫院枕頭扁到像煎餅
  • 保溫杯+彎頭吸管 - 躺著喝水必備
  • 手機支架 - 吊點滴時追劇神器
  • 小毯子 - 比醫院被子舒服十倍

講到耳塞,我真心推薦蠟丸式的。普通海綿式擋不住護理站半夜的呼叫鈴聲,別問我怎麼知道的...

依住院天數調整行李

住院天數直接影響你要帶多少東西。看過太多人帶兩大箱結果三天就出院:

天數 重點準備 建議調整
1-3天 輕便為主 盥洗用品用小包裝
4-7天 適量衣物 準備簡易娛樂用品
8天以上 分批補給 帶小型收納箱

短天數建議用後背包搞定,長天數記得留空間給探病親友帶補給品。我有個朋友帶了電鍋去煮粥,結果跳電被罵慘,電器類真的要問清楚再帶。

手術患者特別清單

開刀前護理師教我這樣準備:

  • 手術後專用內衣(無鋼圈前扣款)
  • 大包紗布+透氣膠帶(換藥備用)
  • 長柄洗澡刷(避免彎腰)
  • 便盆椅(骨科手術必備)
  • 疤痕護理凝膠(拆線後使用)

骨科患者記得準備高腳椅!我阿姨換膝關節後,馬桶太低根本坐不下去,臨時買便盆椅多花八百塊。

陪病者必備物品

陪病根本是場耐力賽!自己沒顧好怎麼照顧病人:

物品類別 必帶清單 備註
休息用品 頸枕、薄毯 折疊床要自費租借
3C設備 延長線、行動電源 插座常不夠用
飲食工具 保鮮盒、餐具組 醫院微波爐要排隊
個人藥品 胃藥、止痛藥 壓力大易頭痛

延長線真的是救命神器!病房通常只有兩個插座,要同時充手機、平板、電扇根本不可能。選三孔以上帶USB的,你會感謝我。

陪病者衣物準備重點:洋蔥式穿法!醫院冷氣像不用錢,但走到大廳又熱到爆。建議薄長袖搭外套,方便穿脫。

常見問題解答

住院要帶多少現金才夠?

押金通常2000元內,但建議帶5000元備用。臨時請看護要付現,還有各種自費項目。記得帶零錢包,洗衣機、販賣機都用得到。

醫院可以帶自己的藥物嗎?

必須主動告知醫護人員!護理師朋友說最怕病人偷吃藥引發交互作用。慢性藥物要帶原包裝,千萬別分裝到藥盒。

化療患者住院要帶什麼特別的?

準備柔軟毛帽(掉髮用)、保濕效果強的乳液(皮膚易乾裂)、保冷袋(存放特殊藥物)。病房溫度要特別注意,免疫力低時避免吹冷氣直吹。

小孩住院行李怎麼準備?

多帶安撫物!熟悉的玩偶、小毯子能降低焦慮。準備吸管杯防打翻,還有無聲玩具如貼紙書、磁鐵畫板,才不會吵到其他病人。

住院可以帶食物嗎?

手術前禁食期間絕對不行!其他時間也要先問過護理站。流質食物建議用密封杯裝,湯湯水水打翻清到哭。

電子產品帶哪些最實用?

手機+平板夠用了,筆電太重不建議。重點是:

  • 下載好影音內容(醫院網路常卡)
  • 藍牙耳機(比有線的方便)
  • 多孔充電器(減少插座佔用)

最後檢查與打包技巧

出門前用這張檢查表確認:

  • □ 證件袋(健保卡、現金)
  • □ 衣物袋(前開式睡衣x3、內衣襪)
  • □ 清潔包(旅行組用品)
  • □ 電子包(充電器、耳機)
  • □ 舒適包(枕頭、眼罩)
  • □ 醫藥袋(病歷、目前用藥)

打包訣竅:用不同顏色袋子分類,急需物品放最上面。像我會把證件、充電線、水杯放在背包外袋,不用翻箱倒櫃。

真的忘記帶也別慌!醫院周邊通常有生活用品店,只是價格貴點。但像特殊尺寸彈性襪這種,最好還是自己先準備。

千萬別帶的東西

護理師最討厭看到的:

  • 鮮花盆栽(易滋生細菌)
  • 貴重首飾(可能遺失)
  • 香氛蠟燭(安全疑慮)
  • 大量零食(引來蟑螂)
  • 玻璃容器(破損危險)

想當初我帶了擴香瓶,被護理長念了五分鐘。醫院氣味管理很嚴格,有些患者會對香味過敏。

住院要帶什麼其實沒標準答案,重點是符合個人需求。有位大姐每次住院都自備小電扇,她說醫院空調死角多。現在我也學她帶夾扇,熱的時候吹腳超舒服。

最後叮嚀:剛住院時別急著拆行李!先在櫃檯確認置物空間大小,有些老病房櫃子小到連20吋行李箱都塞不下。寧願分裝兩袋,也比硬塞到關不起門好。

希望大家用不到這篇,但需要時能派上用場。身體健康最重要,平安出院才是真!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